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眼明庐阜翠横空,疑是云头屹夏峰全文

眼明庐阜翠横空,疑是云头屹夏峰

宋 · 王十朋
眼明庐阜翠横空,疑是云头屹夏峰
遗迹君应怀圣治,故家我亦念归宗。
遥瞻瀑水三千尺,犹隔巫山十二重。
亭上主人高更远,天然丘壑在心匈。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次韵林江州题高远亭》。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遗迹和家族传统的怀念。诗人站在高远亭上,远眺庐山的翠绿与瀑布,内心充满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句“眼明庐阜翠横空”,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翠绿与雄伟,仿佛整个山脉都横跨于天空之中。接着,“疑是云头屹夏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庐山比作云端之上的高峰,形象地描绘出其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

“遗迹君应怀圣治,故家我亦念归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圣治”指的是古代圣贤的治理之道,而“归宗”则意味着回归家族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遥瞻瀑水三千尺,犹隔巫山十二重”描绘了诗人远望瀑布的场景,瀑布仿佛高达三千尺,而他却似乎还隔着巫山的重重山脉,难以触及。这一景象既展现了瀑布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距离感。

最后,“亭上主人高更远,天然丘壑在心匈”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与心境。站在高远亭上的诗人,不仅视野开阔,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的“丘壑在心匈”意味着自然之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以及诗人对历史、家族、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