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出处:《流夜郎闻酺不预》
唐 · 李白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阙:指代朝廷或皇宫。圣人:指德高望重的人。
太康:古代盛世的美称,此处象征盛世。
南冠:古代楚国的帽子,借指囚犯。
君子: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窜:流放。
遐荒:偏远荒凉的地方。
汉酺:汉朝的宴会或庆祝活动。
钧天乐:古代神话中天宫的音乐,极尽华美。
愿得:希望得到。
风吹到:意指让音乐传播到。
夜郎:古国名,在今贵州一带,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翻译
北方朝廷的圣贤颂扬着盛世的太康南方囚徒中的君子流放到遥远的边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飘逸的君子在遥远的边疆地带自由自在地漫步,心怀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北阙圣人歌颂太平盛世,南冠君子则在荒芜之地徜徉,这两句勾勒出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个是中央政权的繁华与和谐,另一个是边陲的荒凉与孤独。汉酺,在这里指的是酒宴上的欢乐,而“闻奏钧天乐”则是说在这样的宴席上听到了天界的美妙音乐,这种音乐象征着最高境界的艺术享受。“愿得风吹到夜郎”,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美好的情感和境界能够传播到最远的地方,即“夜郎”所指代的边疆之地。
从鉴赏角度看,李白在此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个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提升到了超越现实的高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此外,通过“北阙圣人”、“南冠君子”的对比设置,以及“汉酺闻奏钧天乐”与“愿得风吹到夜郎”的呼应,李白巧妙地构建了一种空间和情感的交织,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美好境界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