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牛砺角落谁家,剡藤脱字归吾手
出处:《题杨吴浔阳长公主墓志拓本后》
清 · 张四科
广陵妖乱将宁息,天遣杨吴留霸迹。
生男肯作节度使,生女犹蒙汤沐邑。
浔阳公主亦天人,欧史空翻未著闻。
一抔莫问殡宫地,千载惟传谀墓文。
尽说西华门外叟,挥锄斸出贞珉厚。
吴牛砺角落谁家,剡藤脱字归吾手。
回环诵之剧可怜,存殁哀荣事宛然。
埋香空记兴宁里,凋蕣还题顺义年。
下嫁彭城应鼎族,随宦名州屡纡毂。
刘郎家世亦无徵,合在英雄三十六。
摩挲往事闲穷究,李花又落杨花后。
不见永兴遭篡时,闻呼公主辄含悲。
亦有芳仪陷强虏,伤心万里望南箕。
流落沈沦同断梗,如尔全归实天幸。
铭幽犹得似承平,地下芳魂应亦省。
休因翠墨感兴亡,矮本空斋手自装。
堪配汝南暮志稿,临池开处各生香。
生男肯作节度使,生女犹蒙汤沐邑。
浔阳公主亦天人,欧史空翻未著闻。
一抔莫问殡宫地,千载惟传谀墓文。
尽说西华门外叟,挥锄斸出贞珉厚。
吴牛砺角落谁家,剡藤脱字归吾手。
回环诵之剧可怜,存殁哀荣事宛然。
埋香空记兴宁里,凋蕣还题顺义年。
下嫁彭城应鼎族,随宦名州屡纡毂。
刘郎家世亦无徵,合在英雄三十六。
摩挲往事闲穷究,李花又落杨花后。
不见永兴遭篡时,闻呼公主辄含悲。
亦有芳仪陷强虏,伤心万里望南箕。
流落沈沦同断梗,如尔全归实天幸。
铭幽犹得似承平,地下芳魂应亦省。
休因翠墨感兴亡,矮本空斋手自装。
堪配汝南暮志稿,临池开处各生香。
鉴赏
这首清代张四科的《题杨吴浔阳长公主墓志拓本后》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杨吴浔阳长公主墓志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生荣辱以及女性命运的感慨。诗人首先提到广陵动乱将要平息,暗示公主生活的时代背景,接着赞美了杨吴家族的显赫地位,生子可为节度使,女儿也能享有贵族待遇。浔阳公主被赞誉为天人,但其事迹鲜见于正史,只有墓志铭流传。
诗人详细描述了拓本上的文字,感叹拓工技艺,同时通过“西华门外叟”和“吴牛砺角”等典故,寓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公主的命运起伏,从下嫁到流落,最后得以保全,诗人认为这是上天的眷顾。他感慨公主虽身处乱世,但墓志铭仍能传达出太平盛世的气息,希望读者勿因历史兴衰而感伤。
诗中提及公主曾经历的不幸,如永兴遭篡,令人悲痛。然而,公主的坚韧与芳华并未因流离失所而磨灭,她的形象如同杨花般飘零却又坚韧。最后,诗人以自己的书房为背景,表达对历史遗迹的珍视,认为这些拓本与自己的诗稿一样,都承载着历史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墓志拓本为引,借古抒今,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