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全文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出处:《补张衡四愁诗
明 · 许国佐
平子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许国佐对张衡《四愁诗》的补充与扩展。全诗以“平子”开篇,即指张衡,引出“四愁”的主题,随后展开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绘。

“平子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开篇即点明张衡内心的忧愁,引出后文对不同愁绪的描述。“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通过长城上的翠烟楼,象征着张衡愁绪的广阔与深远,无法被界限所限制。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这一句借淮阴侯韩信的故事,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与重视。“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张衡在诗中提到的“重瞳”,这里可能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象征着历史的悲剧与无奈。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对比张衡的愁绪,强调了主人公愁绪的深重。“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桃源象征理想之地,而青州则可能代表现实的困境,表达了主人公既向往理想,又难以摆脱现实的挣扎。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提醒人们不应过于依赖外物,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勇敢面对困难、保持真诚的态度的赞赏,即使显得笨拙也不足为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愁绪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