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出处:《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其一》
宋 · 陈著
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然。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
注释
困来:感到困倦的时候。禁不住:抵挡不住。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家事:家庭琐事。
青山外: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春心:对春天的向往或感慨。
白发前:在白发尚未增多的时候。
逢人:遇见他人。
相问岁:询问年龄。
为客:作为客人。
开年:开始新的一年。
得醉:喝到微醉。
梅花下:在梅花树下。
何妨:不妨。
石眠:躺在石头上休息。
翻译
困倦时也抵挡不住,任何动作都显得悠闲自在。家中的事务在青山之外,春天的心意却在白发之前浮现。
遇到人询问年龄,作为客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梅花下喝到微醉,何妨就在石头上躺下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困倦时的闲适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慨。"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然",写出了诗人即使在疲惫之时,稍微活动也能感受到一种自在的闲适。"家事青山外",将家庭琐事置于远方的青山之外,显示出诗人超脱的心境。"春心白发前",时光流转,春天来临,诗人心中却已生出白发,流露出岁月催人的感慨。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诗人遇到他人询问年龄,意识到又是一年新春的到来,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嘲。最后两句"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沉醉,甚至不妨枕石而眠,流露出一种豁达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和时光变迁的从容与超脱,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