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
出处:《湖州朝阳楼》
唐 · 吴融
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
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十二亭亭:指有十二座亭子,形容数量多,排列有序。占晓光:在早晨的阳光中显得突出、鲜明。
隋家:指隋朝,这里特指隋宫或与隋朝相关的传说。
浪说:空说,传说,不一定真实。
仲宣:王粲的字,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以诗文著称。
题尽:通过诗歌完全表达出。
平生恨:一生中的遗憾、不遇之感。
别处:其他地方。
应难:应该很难。
看屋梁:此处比喻找不到像这样能引起深刻感慨的地方,源自王粲登楼赋中望梁思乡的情节。
翻译
十二座亭子在晨光中矗立明亮,隋朝传说中这里藏着迷人的秘密。王粲(仲宣)的诗作抒尽了他一生的遗憾,在其他地方很难再找到如此触动心弦的景象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湖州朝阳楼景象。"十二亭亭占晓光"表明朝阳楼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似乎整个世界的光彩都被它吸引和占有。"隋家浪说有迷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上隋朝繁华一时、最终灭亡的感慨,以及对朝阳楼可能隐藏着类似兴衰故事的暗示。
接下来的"仲宣题尽平生恨"中,"仲宣"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杨雄,他以善作挽歌著称。这里提到他"题尽平生恨",意味着诗人借用杨雄的挽歌来表达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无限哀愁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别处应难看屋梁"则是说在其他的地方,或许很难再找到这样能够让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的建筑。这里"屋梁"象征着朝阳楼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承载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厚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湖州朝阳楼这一特定空间的独特情感,以及他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交织在一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