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不记谁家腊,依旧楼台甲子年
出处:《秣陵春望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松竹阴寒欲雨天,南朝古寺暮钟连。
山僧不记谁家腊,依旧楼台甲子年。
山僧不记谁家腊,依旧楼台甲子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图景。诗人屈大均以“秣陵春望有作(其四)”为题,选取了松竹、古寺、山僧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氛围。
首句“松竹阴寒欲雨天”,以松竹的阴凉和即将来临的雨天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松竹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之士的象征,此处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坚守与孤独。
次句“南朝古寺暮钟连”,点明地点为南朝古寺,并通过“暮钟”这一意象,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暮钟声声,不仅提醒着时间的推移,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变迁。
第三句“山僧不记谁家腊”,通过山僧对过往腊月的遗忘,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模糊性。山僧作为隐士的代表,他们的生活往往与世隔绝,对于外界的变迁可能并不敏感,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思考。
最后一句“依旧楼台甲子年”,以“楼台”和“甲子年”为载体,表达了尽管时间更迭,但某些事物或景象依然保持着不变的样貌。这里的“甲子年”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意味着经历了多次轮回,某些传统或自然景观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具有浓郁的哲理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