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几结绳治,土番诚狉榛
庶几结绳治,土番诚狉榛。
即吾漳泉旅,流寓忘冬春。
近者再三世,远或逮云昆。
言服化异俗,发辫犹仅存。
一朝横舍立,群岛书同文。
庙祀奉至圣,天颜拜至尊。
但祝国强盛,不必身被恩。
传食愧及我,礼质情弥敦。
四旬太卒卒,自疑游桃源。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名为《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国家强盛的祝愿。
首句“观乡知道易”,诗人回顾自己的家乡,认为了解故乡的风俗人情并不困难。接着,“南来吾亦云”表明他曾经南下,或许是在描述自己的一次旅行或迁徙经历。随后,“庶几结绳治,土番诚狉榛”两句,可能是在探讨古代的社会治理方式,提到结绳记事和土番(泛指边疆民族)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思考。
“即吾漳泉旅,流寓忘冬春”则描绘了诗人作为漳泉(福建漳州、泉州)人的身份,在外流寓时忘记了季节更替,强调了远离家乡的漂泊感。接下来,“近者再三世,远或逮云昆”通过家族世代的变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流转。
“言服化异俗,发辫犹仅存”两句,可能在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饰与习俗,指出虽然外部环境和习惯有所变化,但某些传统特征仍然保留。紧接着,“一朝横舍立,群岛书同文”可能是指某个时期国家统一,岛屿上的文字得以统一,象征着文化的整合与统一。
“庙祀奉至圣,天颜拜至尊”表达了对圣贤的敬仰和对皇权的尊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尊师重道和忠君爱国观念。“但祝国强盛,不必身被恩”则是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衷心祝愿,同时表示个人的荣辱得失并不重要。
最后,“传食愧及我,礼质情弥敦”表明诗人对于受到款待感到惭愧,但同时也因为礼仪而更加亲近对方。这可能是在描述与他人交往时的谦逊与真诚。“四旬太卒卒,自疑游桃源”则以“游桃源”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难以分辨现实与梦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