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出处:《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唐 · 许浑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自然界的高地,稳固的象征。水滔滔:形容水流湍急,连续不断。
流年:如流水般消逝的时光,比喻时间。
二毛:指黑白相间的头发,代指中年或老年的开始。
湘潭:湖南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诗人的故乡。
燕赵:古代燕国和赵国的地域,泛指河北一带,这里指旅行经过的地方。
客程:旅途中所经历的路程。
劳:辛苦,劳累。
露晓:清晨的露水。
红兰:红色的兰花,此处可能指代美好的景物。
重:此处有沉甸甸之意,形容露水使花显得更加饱满。
云晴:晴朗的天空,无云或少云。
碧树:绿色的树木。
逢秋:遇到秋天,指时至秋季。
多感:容易引发感慨,情绪敏感。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别同袍:与战友或朋友离别,同袍比喻亲密的关系如同穿同一战袍的战友。
翻译
山屹立在奔腾不息的水流旁,岁月匆匆我已近半百之年。归乡梦回湘潭路途遥远,行经燕赵之地旅途劳顿。
晨露中红兰更显沉重,晴空下绿树直插云霄。
值此秋日倍感伤怀,与万里之外的友人分别更添衣袍般的孤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旅的图景,抒发了旅人对远方家国的无限思念与感慨。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这两句通过山水不变,时光易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诗人借用“湘潭”与“燕赵”两地之名,暗示自己身处异乡,心向故土,旅途劳顿之情。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露水中红兰盛开,晴空下碧绿的树木巍峨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秋天常令人感到萧瑟凄凉,诗人在此季节更是倍感孤独与思念,连一件远方送来的旧袍都能引起无限情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