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公庭天向夜,通宵又散起家钱
出处:《秋日金陵制幕书事 其五》
宋 · 王同祖
明朝玉帐过江边,骑卒行营一日先。
出得公庭天向夜,通宵又散起家钱。
出得公庭天向夜,通宵又散起家钱。
注释
玉帐:古代指华丽的军帐,这里代指军营。骑卒:骑兵,指骑马的士兵。
行营:移动的军营,随军行动的指挥部。
一日先:指先锋部队提前一天出发。
公庭:官署或公开场合。
天向夜:天色渐晚。
通宵:整夜。
散起家钱:拿出私人的钱来分发给士兵。
翻译
在明朝的时候,军队的营帐经过了江边骑兵先锋部队已经出发,走在行军的路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队行进的景象,通过对明朝玉帐过江边、骑卒行动营的描述,展现了战争时期军事行动的紧迫与忙碌。"出得公庭天向夜"一句则描写了夜色降临,而官府中的活动仍在继续中,显示出一种繁忙和紧张的氛围。最后两字"家钱"可能暗示着战争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即便是军队内部也要处理后勤补给的问题。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也可能蕴含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其鲜明的画面感、紧凑的结构以及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和艺术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