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龙蛇数云恶,郑玄炳先识全文

龙蛇数云恶,郑玄炳先识

出处:《丙辰吟
宋 · 刘黻
熙宁岁丙辰,海内厄安石。
庆元岁丙辰,伪学禁如织。
宝祐复丙辰,衣冠堕荆棘。
龙蛇数云恶,郑玄炳先识
诸生不齰舌,投荒诚予职。
鸺鹠号屋头,鼯鼠搅床侧。
云集肤已粟,日出汗欲赤。
瘴疠半南州,可轩靠神力。
所寓乃略同,苍苔共岑寂。
丙辰自丙辰,焚香且读易。

拼音版原文

níngsuìbǐngchénhǎinèièānshí

qìngyuánsuìbǐngchénwěixuéjìnzhī

bǎoyòubǐngchénguānduòjīng

lóngshéshùyúnèzhèngxuánbǐngxiānshí

zhūshēngshétóuhuāngchéngzhí

xiūliúhàotóushǔjiǎochuáng

yúnchūhàn

zhàngbànnánzhōuxuānkàoshén

suǒnǎilüètóngcāngtáigòngcén

bǐngchénbǐngchénfénxiāngqiě

注释

熙宁:宋神宗熙宁年间。
厄:困厄, 遭受困难。
安石:王安石。
庆元:宋宁宗庆元年间。
伪学:指新学、反对派学问。
织:严密, 紧张。
衣冠:士大夫。
荆棘:比喻困境。
龙蛇:古人认为龙蛇之象象征凶兆。
郑玄:东汉学者。
炳:明显, 明智。
齰舌:不敢直言。
投荒:被流放到荒僻之地。
予职:我的职责。
鸺鹠:猫头鹰。
鼯鼠:松鼠的一种。
搅:骚扰。
肤已粟:皮肤战栗。
汗欲赤:汗如雨下。
瘴疠:热带或山区的恶性传染病。
南州:南方地区。
神力:超自然的力量。
所寓:所居住的地方。
略同:大致相同。
岑寂:寂静。
丙辰自丙辰:连续的丙辰年。
焚香:点燃香火。
易:《易经》。

翻译

熙宁年间丙辰年,国内正遭受王安石变法之困。
庆元年间又逢丙辰,伪学被严厉禁止。
宝祐年间再遇丙辰,士大夫们陷入困境如同荆棘丛。
龙蛇之象预示凶险,郑玄的洞察力最先察觉。
学子们不敢直言,流放荒野是我应尽的责任。
猫头鹰在屋檐叫唤,鼯鼠在床边骚扰。
人心惶惶,皮肤发抖,每日汗如雨下。
南方一半地区疾病肆虐,唯有依靠神的力量。
我所处之地同样凄凉,只有青苔和寂静相伴。
丙辰年接续丙辰年,我点燃香火研读《易经》以求安慰。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丙辰吟》,出自南宋诗人刘黻之手。全诗通过对“丙辰”年份的反复提及,勾勒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内心世界。

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个人的生活感受相结合,展现了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中“海内厄安石”、“伪学禁如织”等句,反映了政治上的动荡和思想文化上的束缚。同时,“衣冠堕荆棘”则描绘出士人在乱世中的困顿与挣扎。

“龙蛇数云恶,郑玄炳先识”一句,可解读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对古圣先贤的怀念。接下来的“诸生不齰舌,投荒诚予职”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学术追求的执着和坚守。

在后半部分,“鸺鹠号屋头,鼯鼠搅床侧”等句,描绘出一幅生活困顿、环境恶劣的画面。而“云集肤已粟,日出汗欲赤”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外界给予的压力。

最后,“丙辰自丙辰,焚香且读易”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依恋,以及通过学习《易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政治的动荡、学术的束缚等。通过对“丙辰”的重复,诗人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命运的相似性,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依赖与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