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篨可俯时
出处:《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十五》
宋末元初 · 陈普
盱豫悔成缘悔迟,往蹇来反又何疑。
鸡鸣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篨可俯时。
鸡鸣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篨可俯时。
注释
盱豫:指地名,盱眙豫地。悔:后悔。
缘:缘分。
迟:晚,迟。
往蹇:过去的艰难困苦。
反:返回,反思。
疑:怀疑。
鸡鸣:清晨鸡叫的时候。
一念:一个念头。
清如水:像清水一样清澈。
籧篨:古代粗竹席,比喻地位低微或处境困难。
可俯时:可以低头的时候,表示谦卑。
翻译
后悔在盱眙豫地结下缘分太迟,过去的坎坷如今回头又何必怀疑。清晨一念清明如水清澈,正是低下头谦卑接受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系列诗中的第十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悔悟,认为自己的决定过于迟疑,如同鸡鸣时分,内心清明如水。他意识到此刻正是改正错误、放下自我、谦卑接受建议的时候,比喻为即使是粗陋的竹席也能低头受教。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自我反省和寻求改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