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愧无丝竹堪陶写,未怕儿童觉损欢全文

愧无丝竹堪陶写,未怕儿童觉损欢

出处:《初春和陆放翁韵
明 · 袁宗道
冷淡何须厌一官,乌钞丛里好偷安。
厌将资级污牙颊,岂有风波入肺肝。
客枕才春梦已乱,病肱将雪骨先酸。
愧无丝竹堪陶写,未怕儿童觉损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初春和陆放翁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首联“冷淡何须厌一官,乌钞丛里好偷安。”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官场的态度,认为在乌烟瘴气的官场中,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寻找内心的安宁才是最为重要的。这里的“乌钞”借指官场的腐败与不正之风。

颔联“厌将资级污牙颊,岂有风波入肺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的反感,他不愿意让金钱和权力玷污自己的心灵,也不愿意让官场的风波影响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颈联“客枕才春梦已乱,病肱将雪骨先酸。”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因客居异乡、身体不适而使得梦境变得混乱,连带着身体的痛苦也提前到来。

尾联“愧无丝竹堪陶写,未怕儿童觉损欢。”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天真的向往。尽管自己无法通过音乐或诗歌来抒发情感,但并不惧怕孩子们的纯真破坏了自己的快乐。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反感、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与童真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