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气长风生,吹灭天际云
吐气长风生,吹灭天际云。
此身与宇宙,谁主复谁宾。
有生道为贵,万事何足论。
苦节慕夷齐,延年称羡门。
仙凡两冥漠,奸雄犹啖吞。
山栖未为隐,颇喜离俗氛。
固穷固非洁,用世岂吾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乙丑中秋在石镜精舍同士友玩月后二日家兄寄示会饮分韵诸诗览之怅然叹不得与因奉次来韵兼东郑君好义》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朋友饮酒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首句“开樽酌月华”,以“开樽”展现了一场欢聚的场景,而“月华”则点明了赏月的主题。接着,“酒味清且醺”描绘了酒的醇香和微醺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随后,“吐气长风生,吹灭天际云”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吐气比作长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吐气的力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一句也暗含着诗人希望借此清风驱散世间烦恼之意。
“此身与宇宙,谁主复谁宾”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宇宙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个人存在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有生道为贵,万事何足论”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认为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不值一提,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苦节慕夷齐,延年称羡门”引用了古代高士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羡慕,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最后,“仙凡两冥漠,奸雄犹啖吞”对比仙人与凡人、奸雄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正直之人的同情和对邪恶势力的批判。
“山栖未为隐,颇喜离俗氛”表明诗人虽未真正隐居山林,但内心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而“固穷固非洁,用世岂吾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贫贱不改其志的坚持,同时也反思了是否真的适合在世间有所作为,流露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中秋赏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高尚人格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