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全文

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

霜松无悴色,春花有馀姿。
勿以春花妍,弃彼霜松枝。
悠悠风尘中,始见达士奇。
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
意倦即归去,五斗何能羁。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名为《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八)》。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霜松”与“春花”进行对比,寓意深远。

首句“霜松无悴色”,描绘了霜雪覆盖下的松树依然保持其青翠的色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力。接着,“春花有馀姿”则以春天盛开的花朵作为对比,展现其短暂而绚烂的美丽。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坚韧与脆弱之间关系的思考。

“勿以春花妍,弃彼霜松枝”,这两句强调了不应仅因春花的美丽而忽视了霜松的坚韧。春花虽美,但生命短暂;霜松虽无华丽之姿,却能在严冬中挺立,象征着持久的价值和内在的美德。

“悠悠风尘中,始见达士奇”,在纷扰的世事中,诗人发现了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他们如同霜松一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这里提到的“公田”可能是指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秫”是一种用于酿酒的谷物,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自然、满足于内心世界的生活态度。同时,“弦歌”代表了音乐与诗歌,是精神生活的体现,诗人借此表达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最后,“意倦即归去,五斗何能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认为物质的束缚(如“五斗米”所代表的微薄收入)并不能限制内心的自由。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个人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对自由与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