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出处:《初归故里献侯郎中》
唐 · 方干
常思旧里欲归难,已作归心即自宽。
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
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
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思:经常思念。旧里:故乡。
归难:难以回去。
归心:决定回家的心情。
自宽:自我安慰。
此日:这一天。
早知:早已知道。
无爵位:没有官职地位。
合把:应该去。
渔竿:钓鱼竿,代指隐居生活。
朝昏:早晚,指时间的流逝。
入闰:进入闰月,指季节更替。
春将逼:春天即将过去。
城邑:城市。
夏却寒:夏天却感觉寒冷。
幽愚:愚昧之人,这里指自己。
望荣忝:期望荣耀的地位。
君侯:对有爵位者的尊称,这里指上级或朋友。
异礼:不同寻常的礼遇。
何安:怎能心安。
翻译
常常思念故乡却难以归去,心中一旦决定回家就感到宽慰。早就料到这一天没有官位爵禄,早该顺应心意去拿起钓鱼竿。
从早到晚进入闰月春天将尽,城里多山使得夏日却感寒冷。
并非愚昧之人渴望荣耀,若君侯待我以不同礼遇我又怎能心安。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返乡的渴望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开篇“常思旧里欲归难”,直接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情感,归心甚切,但又感到归去并不容易。这份情感随即在“已作归心即自宽”中得到释放,似乎是在告诫自己,即使不能如愿以偿,还需学会自我安慰。
接下来的“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则显示出诗人对仕途的清醒认知和超然态度。早已预料到不会有官职在等待自己,于是决定放下一切,像隐者一般持竿而行。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接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晨雾渐散,春天即将到来,但城镇间的山峦之地,夏日仍旧带着凉意。这不仅是对环境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冷静与豁达。
最后,“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则表明了诗人的自知之明。他并不认为自己愚蠢地追求荣华,只是对于那些权贵之间的礼节和安危,也持有质疑态度。这一段话彰显出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力和超脱心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在功名与归隐间徘徊的人生选择,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