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
出处:《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明 · 陈邦彦
劫火腾腾半作灰,可怜新傍越王台。
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
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
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自然景象交织的场景,充满了动荡与变迁的气息。首句“劫火腾腾半作灰”以“劫火”象征战乱,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而“半作灰”则暗示着这种破坏并非彻底,仍有残存的希望或生命力。接着,“可怜新傍越王台”一句,将场景转换为历史遗迹,暗含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衰败的对比,以及对新事物在旧址上兴起的感慨。
“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两句,通过“飞尘”、“铁骑”、“斗穴”、“金戈”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尘土飞扬,铁骑逼近,金戈交击之声震天,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震撼。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则转向对社会与政治的描述,其中“京国衣冠双捧日”可能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与权力,而“腊残风雨再鸣雷”则可能寓指时局的动荡与变革,风雨交加,雷声轰鸣,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局。
最后,“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远离纷扰,寻求宁静,但又担心前路未明,充满未知与挑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