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出处:《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
宋末元初 · 仇远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水:自然景观,包括山和水。归梦:对家乡的思念或梦境中的归乡。
黄渚:江边的小洲。
白沤波:白色的泡沫,形容水面的波纹。
雁:大雁,秋季南迁的候鸟。
霜迟:霜降来得晚。
荷:荷花。
共灯火:在灯光下共享时光。
插架异书:把不同寻常的书籍放在书架上。
翻译
我还没有游遍山水,归乡的梦境又该怎样呢?特别喜爱黄渚的明月,却被白泡沫般的波浪阻隔。
秋天已尽,为何还没见到南飞的大雁?霜降虽晚,仍有荷花盛开。
我期待着与你共享灯火,一起阅读架上那些与众不同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未能游历山水的遗憾。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表示诗人对于尚未深入探索自然美景的遗憾,而这种心情就像做一场归乡的梦,表达了对家乡或亲友的强烈思念。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孤独和隔绝的情感。诗人特别留恋于那遥远处的明月,同时也感受到与亲友之间的距离,如同隔着河水一般。
接下来的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则是在描绘一个秋末冬初的景象。天空中没有大雁飞过,而地面上尽管已经是深秋时节,但仍旧可以看到一些晚开的荷花。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界的景色,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
最后,"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表现了诗人的寂寞生活。即使到了生命的晚年,他也只能与灯火为伴,沉浸在各种不同的书籍中,以此来打发时光,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月色、季节等自然元素,以及对书籍的热爱,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孤寂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