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全文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

唐 · 骆宾王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徵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垒金钲。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
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
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
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迥照莲。
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
行路难,行路难,誓令氛祲静皋兰。
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注释

玉关:古代边关名。
铜鞮:地名,匈奴地。
馀勇:剩余的勇气。
脤:古代祭礼,此处指接受战旗。
七德:古代称皇帝的七种美德。
鼍鼓:鳄鱼皮制成的鼓。
阴山:山脉名,北方屏障。
疏勒:古代西域地名。
龙鳞:形容水波。
氛祲:古代指不祥之气。
凤楼:皇宫中的楼阁。

翻译

你可曾看见玉门关外尘土飞扬,胡虏侵扰边疆,铜鞮之地烽烟四起。
天子手握宝剑,征召剩余勇士,将军接受战旗,准备大展身手。
七德龙韬之策在华丽的军帐中展开,千里之外鼍鼓震响,金钲鸣响集结军队。
阴山的浓雾掩埋了高高的壁垒,交河的孤月照亮连绵的军营。
连绵的军营延伸到无尽远方,旌旗飘摇越过遥远的国度。
早晨的战云凝聚在天山之上,傍晚的寒沙使疏勒迷离。
龙鳞般的水波上,战船如鱼贯而出,马首山前,战士振翅飞翔。
大军长驱直入,跨越万里祁连,分派将领,功勋昭彰。
箭矢如雨,乌号声碎裂柳枝,七尺龙纹宝剑光照莲池。
四季更替,灰琯迁移,闺房与市场间的香气断绝。
雁门关遥远,书信稀少,鸳鸯被褥上的思念让带子松弛。
行路艰难,艰难重重,我发誓要扫清皋兰的阴霾。
只要能封侯显贵,何惧凤楼中的寒冷。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和将士征战生活的诗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雄浑,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感。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铜鞮杂虏寇长城。"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幅边塞战事图景。玉关指的是西域的一个重要关隘,其尘色昏黯象征着战争的硝烟和边疆的艰苦。铜鞮即是用铜制成的马衔,杂虏寇则形容敌军如同狂飙般侵袭长城,表现出战争的紧迫和敌情的严峻。

"天子按剑徵馀勇,将军受脲事横行。" 这两句写出了皇帝振臂而起,征召英雄豪杰,而将士们则是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展现了中央的号令和边疆将士们的英勇。

"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垒金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军中帅旗飘扬、战鼓激昂的景象。七德龙韬即是指帝王的宝座或宝物,开启则意味着战争的开始;千里鼍鼓则形容战鼓声势浩大,金钲则是铜制的兵器或军用物资,垒金钲则表明准备充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边塞将士们在战争中的英勇与艰苦,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诗中多处使用对仗,音韵铿锵,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此外,诗歌还流露出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心以及对将士们生死未卜命运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