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汪藻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文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中首先提到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如同浮云般散落,而篆籀(篆书和籀文)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隶逐渐成为主流,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往往追逐于草隶的流行,却忘记了其根源——篆籀,比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忘。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这一句用鸡和鹜(鸭子)的比喻,讽刺了人们对于文字艺术的浅薄追求,忽视了其内在价值。随后,诗人提到了鲁漆书和周石鼓,这些都是古代珍贵的文字艺术品,强调了传统书法的宝贵性。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这里提到的阳冰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尽管他生活在较晚的时代,但他的书法技艺却能流传千古,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接下来,诗人赞扬了骑省(官职名),认为他是值得尊敬的继任者。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描述了在明亮的窗户下展开小卷轴的情景,诗人对这件作品感到惊叹,甚至拍手称赞。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过去只熟悉筝笛等乐器的音乐,未曾接触过书法艺术,直到看到这幅作品后,才真正理解了音乐与舞蹈与书法之间的关联。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韶濩堂可能是指一个展示或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的场所,干羽则是古代舞蹈中的道具,这里用来形容书法艺术的美妙。诗人表示,只有亲身体验过这样的艺术氛围,才能真正认识到书法之美。
最后,“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描述了诗人尝试模仿书法作品时的情景,虽然努力模仿,但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弄得墙壁上都是墨迹,如同孩子乱涂乱画一般。这反映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谦逊态度。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诗人自嘲自己已经沉迷于书法艺术,即使年岁已高,仍然乐此不疲,但这种痴迷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和辛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诗人将借来的书法作品归还给吴禹功,并以韩愈作为比较对象,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文字艺术的赞美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