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
出处:《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
注释
共伯:古代地名。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宗文:人名或家族名。
玉雪:比喻洁白无瑕。
躬:亲自。
绩:纺织。
子:对晚辈的称呼。
帅阃:指统帅的府邸。
兰膳:兰花宴,比喻高雅的饮食。
王畿:古代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版舆:古代的车辆。
药成:炼药成功。
不见:指去世。
月里:月亮中。
蟾蜍: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
翻译
在共伯松楸树后,宗文的玉雪才开始显现。熄灯后亲自纺织,听着你阅读剩下的书籍。
军队首领正在享用兰花宴,京城又在准备车驾出行。
药炼成你却已不在,只留下我在月光下仿佛踏着蟾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诗,即用于悼念亡者、表达哀思之情的诗歌。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这两句描绘了家族或宗族中先辈的英才辈出,像是松柏般挺拔,文章如玉雪般纯洁,这是对逝者的赞誉和哀悼。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这里形象地展现了一位长者在深夜里点着灯光,继续处理晚间的家务(或工作),同时静静聆听晚辈朗诵遗留下来的书籍。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不忘先人教诲的情感。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这两句中,“帅阃”指的是高官的门第,而“兰膳”则是古代士大夫家的清贫自守之象征;“王畿”和“版舆”都是古时官员的仪仗。这里表达了逝者生前可能曾经享有高贵的地位,但却保持着谦和与节俭。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这两句则充满了超自然色彩,“药成人”可能指的是神仙或长生不老的境界,而“月里踏蟾蜍”中的“蟾蜍”是古代传说中能跳到月亮上的动物,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升华成仙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温馨、亲切的情景描写和超自然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以及对其高洁品格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