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
明 · 王世贞
飞章万里叩天阍,乞得闲身是主恩。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
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
依约十年栖隐处,软莎新竹护柴门。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
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
依约十年栖隐处,软莎新竹护柴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事白后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马以二诗慰问有感问答(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宽厚政策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得以退休归隐的欣慰与满足。
首句“飞章万里叩天阍”,生动描绘了诗人通过万里之遥的奏章,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寻求退休归隐的机会。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也展现了他勇于表达个人诉求的勇气。
接着,“乞得闲身是主恩”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给予自己退休机会的感激之情。这里的“主恩”不仅指君主的恩赐,也包含了对整个朝廷制度的认可与尊重。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当前社会政策的赞赏,认为朝廷的宽容政策使他得以安享晚年,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敬仰,希望他们能为自己的归隐生活增添文化气息。
“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归隐前后的心理变化。在繁忙的官场中,面对车水马龙,内心感到疲惫和压抑;而当与渔夫樵夫交谈时,却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依约十年栖隐处,软莎新竹护柴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归隐生活场景,预示着他在未来十年里将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宁静与自由。软莎(柔软的草地)、新竹(新生的竹子)和护柴门(保护着小屋的篱笆),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朝廷政策的感激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