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
出处:《过荆门观蒙惠泉》
明 · 袁宏道
云过山城没,溪回磴道平。
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
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
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
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
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
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荆门,观赏蒙惠泉的所见所感。首联“云过山城没,溪回磴道平”以动态的云和静止的山城、溪流与磴道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两句,通过“一沤”(水面上的小泡沫)与“万户”(千家万户)的对比,以及“淙石底”与“枕泉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潺潺流动之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自然之音所包围。
“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则转向了人物活动的描写,通过“童子”与“僧雏”的形象,以及他们各自携带的“茶”与“钵”,展现了当地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最后,“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表达了人们对官员清廉品德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民风淳朴、官员廉洁的美好社会景象的向往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清正廉洁官员的颂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