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象获玄珠,中智谓非诚
蚁观下土士,秽浊锢三灵。
慈悯激流徽,贯珠自泠泠。
精微缀宸章,错绣何青荧。
轩辕启阴符,玄女驻缁軿。
灵威抉潜宫,禹文不沈冥。
隐约五千言,致柔澹无营。
洸漾漆园叟,游戏与道并。
内景散蕊珠,洞玉启丹扃。
南真纡初秘,缘㖟在兴宁。
滥竽昉灵期,殽玉实光庭。
及乎宣和季,紫色复蝇声。
误解抱朴书,九咽焰烟生。
妄讴紫阳咏,恍焉丧其精。
罔象获玄珠,中智谓非诚。
将配西天言,及我东鲁经。
含辉各垂照,皦若日月星。
澄乳出醍醐,和美故无争。
分流虽殊派,不悖当并行。
小兆匪南董,慨焉慕赤明。
上论九玄度,下纪万椿生。
窃从玄卿后,良常勒新铭。
鉴赏
此诗《奉安道经一藏于阁西室敬述》为明代王世贞所作。诗中以庄重之笔描绘了道教修行的境界与过程,展现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崇敬。
首句“太上携众真,逍遥于玉清”,开篇即点明了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太上(即道)引领着众真仙在玉清仙境中自由自在地游历,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蚁观下土士,秽浊锢三灵”一句,以蚂蚁观察尘世的视角,形象地描绘了凡人被尘世的污浊所束缚,无法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接下来,“慈悯激流徽,贯珠自泠泠”则表达了道家修行中的慈悲与自律,通过内心的洗涤与修炼,使心灵如流水般清澈,充满力量与智慧。
“精微缀宸章,错绣何青荧”进一步阐述了道家修行的深奥与复杂,通过精细的修炼,如同在锦绣上缀以星辰,既美丽又充满神秘。
“轩辕启阴符,玄女驻缁軿”引用了古代道家传说,轩辕黄帝得到阴符,玄女则驾着黑色的车马降临,象征着道家修行的启示与传承。
“隐隐五千言,致柔澹无营”提到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了道家修行的核心在于柔弱与淡泊,避免欲望与纷扰。
“洸漾漆园叟,游戏与道并”引用庄子的故事,表现了道家修行者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内景散蕊珠,洞玉启丹扃”描述了道家修行者内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如同在玉石中开启了一扇通向丹田的门扉。
“南真纡初秘,缘㖟在兴宁”提到了南华真人与兴宁的关联,暗示了道家修行的神秘与不可知性。
“滥竽昉灵期,殽玉实光庭”可能是指道家修行者在光庭中聚集,共同探讨与实践道家哲学。
“及乎宣和季,紫色复蝇声”可能暗指在某个时期,道家修行的氛围有所改变,出现了与初衷不符的现象。
“误解抱朴书,九咽焰烟生”提到对道家经典《抱朴子》的误读,导致了修行中的偏差。
“妄讴紫阳咏,恍焉丧其精”可能指的是对道家哲学的错误理解,导致了精神上的迷失。
“罔象获玄珠,中智谓非诚”可能表示了对某些道家修行方法的怀疑或误解。
“将配西天言,及我东鲁经”可能表达了将道家哲学与西方或其他东方文化相融合的愿望。
“含辉各垂照,皦若日月星”形容了道家哲学的光辉与影响,如同日月星辰一样照亮人心。
“澄乳出醍醐,和美故无争”可能比喻了道家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如同乳汁提炼出的醍醐,美味且无争端。
“分流虽殊派,不悖当并行”强调了道家修行的不同路径,但最终都应遵循道的指引,保持一致的方向。
“小兆匪南董,慨焉慕赤明”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与追求,虽然自己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仍满怀敬仰之情。
“上论九玄度,下纪万椿生”可能指的是从高远的角度审视道家修行的层次与过程,以及从低处记录万物生长的景象。
“窃从玄卿后,良常勒新铭”表达了作者追随道家先贤的脚步,决心留下新的印记与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超脱、慈悲、自律、自然、和谐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