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乌纱帽,能荣白发人
出处:《寿湖隐方翁》
明 · 林光
科头向南亩,七十四回春。
不信乌纱帽,能荣白发人。
稻苗看正熟,村酒酿来醇。
又见诸孙子,幽居各买邻。
不信乌纱帽,能荣白发人。
稻苗看正熟,村酒酿来醇。
又见诸孙子,幽居各买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老者,名为方翁,他以农耕为生,历经七十四载春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子孙后代的关怀。
首句“科头向南亩,七十四回春”展现了一幅老翁在田间劳作的画面,头戴斗笠,面向南方的田野,一年又一年地经历着四季更迭。这不仅体现了方翁的勤劳与坚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累积。
接着,“不信乌纱帽,能荣白发人”一句,通过对比官场的乌纱帽与老者的白发,表达了对官场虚伪与浮华的不屑,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方翁认为真正的荣耀不在于官职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亲近。
“稻苗看正熟,村酒酿来醇”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稻谷成熟,村酒香醇,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甜美与满足。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也蕴含了对生活富足的喜悦。
最后,“又见诸孙子,幽居各买邻”表达了方翁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在幽静的居所中,与子孙们相聚,各自结交邻居,体现了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平凡生活的智慧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方翁及其家庭的宁静、和谐与满足,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