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
出处:《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
元末明初 · 高明
天寒木叶下,短景凄其清。
幽居有所思,振衣临《黄庭》。
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
怅望不可见,空山暮雨生。
幽居有所思,振衣临《黄庭》。
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
怅望不可见,空山暮雨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树木落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独居一隅,思绪万千,振衣而起,静心阅读《黄庭经》,试图在书卷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鸿雁高飞,与浮云相迎,这景象让诗人不禁感到怅然若失,美好的事物似乎总是难以触及。最终,诗人只能面对空山暮雨,表达出对远方友人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是元末明初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