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踌躇还识认,子规啼月夜归来
出处:《夜飞山》
宋 · 翁仲德
江南雨霁彩云开,眼界空宽翠色排。
蜀客踌躇还识认,子规啼月夜归来。
蜀客踌躇还识认,子规啼月夜归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江南水乡。霁:雨过天晴。
彩云:美丽的云彩。
眼界:视野。
翠色:翠绿的颜色。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
踌躇:犹豫不决。
子规:杜鹃鸟。
归来:返回。
翻译
江南雨后天晴,彩云四散,视野开阔,满眼翠绿。来自蜀地的旅人犹豫着辨认,子规鸟在月下啼叫,似乎在指引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象。"江南雨霁彩云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与明亮,仿佛云彩都被洗刷得五彩斑斓,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眼界空宽翠色排",诗人的眼界被这满目的翠绿所开阔,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蜀地游子,"蜀客踌躇还识认",暗示着这位来自蜀地的旅人或许在这样的美景中找到了家乡的熟悉感,他的脚步或思绪因眼前景色而有所停留。最后,"子规啼月夜归来",以杜鹃鸟的啼声作为背景,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诗意,也暗含着游子思乡之情,随着子规的叫声,似乎在召唤他归家。
总的来说,翁仲德的《夜飞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后月夜的画卷,既有自然景色的美,又融入了游子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