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但莽莽,一气黯回互
出处:《登东城楼晚下楼作赠同游数子二首》
明 · 李梦阳
登高散凉目,隤然日云暮。
逃暑良巳恹,恋景复延顾。
广野起暝色,层闉合昏雾。
眷言楼中客,共此城上步。
蚊虫扑面游,蝙蝠时自度。
二仪但莽莽,一气黯回互。
昼夜本定理,明晦非难悟。
日入各言息,钟鸣复驰骛。
崷崒宋帝阁,突兀信陵墓。
往似宿沙禽,来如缀花露。
徙倚千仞梯,长谣发悲愫。
逃暑良巳恹,恋景复延顾。
广野起暝色,层闉合昏雾。
眷言楼中客,共此城上步。
蚊虫扑面游,蝙蝠时自度。
二仪但莽莽,一气黯回互。
昼夜本定理,明晦非难悟。
日入各言息,钟鸣复驰骛。
崷崒宋帝阁,突兀信陵墓。
往似宿沙禽,来如缀花露。
徙倚千仞梯,长谣发悲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登东城楼晚下楼作赠同游数子二首(其一)》。诗人在登高远望后,感受到日暮的宁静与黄昏的苍茫,表达了对暑热消散的惬意和对美景依恋的情感。他观察到广袤田野在暮色中渐暗,城楼内外昏雾弥漫,不禁联想到楼中的友人也在一同欣赏这景色。诗人描绘了蚊虫蝙蝠的活动,感叹自然界的宏大与混沌,认为昼夜更替是自然规律,明暗变化无需深究。
他以太阳落山后各自休息,而钟声又唤起人们忙碌的比喻,提到了附近的宋帝阁和信陵墓,这些历史遗迹让他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登上千仞之梯,发出深沉的感慨,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悲叹和思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