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全文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出处:《小儿难夫子辨
金末元初 · 王寂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太行岭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与一田舍翁的对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感慨。

诗中以“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开篇,点明了地点和行进路线。接着,“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描绘了路边的石像,仿佛是人的形象,引出后文关于历史人物的讨论。诗人通过“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表达了对于历史评价的疑惑,引出与田舍翁的对话。

与田舍翁的对话中,诗人询问“定何如”,田舍翁的回答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愚蒙庶几警”。这表明田舍翁认为历史人物虽平凡,但能给人以警示。诗人进一步询问“昔东家丘”的事迹,田舍翁的回答则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怀念:“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诗中还提到了“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表达了对浮夸言论的批评,以及对历史人物真实性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表达了对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被遗忘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观和社会洞察力,同时也体现了其对道德品质的坚守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