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
出处:《春日山居 其三》
宋 · 章甫
村陋浑成俗,云山要可人。
短篱鸡唱午,芳树鸟啼春。
地僻愁仍少,身閒懒更真。
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
短篱鸡唱午,芳树鸟啼春。
地僻愁仍少,身閒懒更真。
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
注释
村陋:乡村的简陋。浑成俗:自然形成风俗。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要可人:令人向往。
短篱:短小的篱笆。
鸡唱午:中午鸡鸣。
芳树:开花的树木。
鸟啼春:鸟儿在春天鸣叫。
地僻:地处偏僻。
愁仍少:忧虑减少。
身閒:身体闲暇。
懒更真:慵懒更甚。
扁舟:小船。
因送客:因为送别客人。
重到:再次来到。
大江滨:大江边。
翻译
乡村的简陋风俗浑然天成,云雾缭绕的山景让人心生向往。中午时分,短篱笆边传来鸡鸣,春日里花树上鸟儿欢啼。
地处偏僻,忧虑也少,空闲时更加慵懒无事。
乘着小船送别客人后,我又重新来到大江之滨。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山居(其三)》是章甫所作,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村陋浑成俗”,写出了乡村淳朴的风俗,虽简陋却自有其质朴之美。次句“云山要可人”,则强调了山居环境的宜人之处,云雾缭绕的山景仿佛在邀请人们亲近自然。
“短篱鸡唱午”描绘出一幅田园画卷,午后的阳光透过短篱洒落,鸡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乡村的日常气息。而“芳树鸟啼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鸟儿在繁花似锦的树上欢快地歌唱,生机盎然。
“地僻愁仍少,身閒懒更真”两句,诗人表达了远离尘嚣的宁静心境,偏远之地让人少了许多烦恼,而悠闲的生活更是让人心情舒畅,懒散而真实。
最后,“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以扁舟送客为引,诗人再次回到江边,或许是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或许是对江景的深深留恋,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居的恬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流露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