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嗟偏短,春闺想最多
出处:《咏梦》
明 · 高启
的的缘愁得,蒙蒙与醉和。
轻随云浩荡,暗越岭嵯峨。
夜店嗟偏短,春闺想最多。
关山归识路,江渚去凌波。
梁落中宵月,楼横欲曙河。
隔帘休警鹊,近烛任飞蛾。
游远宁烦载,穿深岂畏诃。
寒惊瑶作障,暖恋锦成窝。
蝴蝶谁家信,鸳鸯别浦歌。
静嫌风动竹,闹怯雨鸣荷。
寂历窗扃纸,低迟帐卷罗。
知情唯枕共,送恨忽钟过。
缟袂香犹在,朱弦字不磨。
记来还仿佛,寻去已蹉跎。
宿烬分余麝,残妆晕浅螺。
忧欢情总幻,离合事皆讹。
池上吟芳草,庭前觅旧柯。
既因思是种,复念睡为魔。
易断俄如此,难凭竟若何。
阳台莫重问,千古笑巫娥。
轻随云浩荡,暗越岭嵯峨。
夜店嗟偏短,春闺想最多。
关山归识路,江渚去凌波。
梁落中宵月,楼横欲曙河。
隔帘休警鹊,近烛任飞蛾。
游远宁烦载,穿深岂畏诃。
寒惊瑶作障,暖恋锦成窝。
蝴蝶谁家信,鸳鸯别浦歌。
静嫌风动竹,闹怯雨鸣荷。
寂历窗扃纸,低迟帐卷罗。
知情唯枕共,送恨忽钟过。
缟袂香犹在,朱弦字不磨。
记来还仿佛,寻去已蹉跎。
宿烬分余麝,残妆晕浅螺。
忧欢情总幻,离合事皆讹。
池上吟芳草,庭前觅旧柯。
既因思是种,复念睡为魔。
易断俄如此,难凭竟若何。
阳台莫重问,千古笑巫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咏梦》描绘了一幅梦境的奇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中的愁绪、飘渺与醉意交织,展现出梦境的轻盈与深远。从浩荡的云天到峻峭的山岭,再到夜晚的客栈和春天的闺房,梦中的旅程充满了变化和想象。
诗人感叹梦的短暂,春闺的思念绵长,暗示着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在梦中,他能穿越关山,泛舟江渚,感受到月光洒落梁间,曙光照耀楼阁。梦中的宁静被鹊声和飞蛾打破,但诗人并不惧怕,反而享受其中的自由。
梦境中的蝴蝶、鸳鸯、风竹、雨荷等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宁静。诗人感慨梦醒后的失落,香留枕畔,琴音犹在,却已物是人非。他对梦境的记忆模糊,寻找却已错过,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梦中的欢愉与忧虑,相聚与分离,如同变幻无常的世事,让人感叹。诗人借芳草、旧枝寓言人生的变迁,意识到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以及欢乐与忧愁的虚幻。最后,他以对巫娥的调侃,表达了对梦境难以捉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梦境的魅力与虚无,以及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