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功名安在哉,竟以儒冠误全文

功名安在哉,竟以儒冠误

出处:《伤徐文学
宋 · 谢逸
鶢鶋止鲁郊,岂乐太牢具。
冥冥万里鸿,弋人何敢慕。
东海儒林秀,落笔妙词赋。
蹭蹬江湖秋,低徊老韦布。
晚从使者举,奉檄喜而惧。
白发照青衫,奄忽死中路。
功名安在哉,竟以儒冠误
去就各有时,寿夭亦无据。
伫立倚江楼,注目烟村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伤徐文学》。诗中通过对徐文学生前遭遇和逝世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悼与惋惜之情。

首句“鶢鶋止鲁郊,岂乐太牢具”,以鶢鶋(一种鸟)栖息于鲁郊,不乐于享用太牢之具,隐喻徐文学虽身处高位,却并不真正享受荣华富贵,暗示其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冥冥万里鸿,弋人何敢慕”两句,以鸿雁高飞万里,比喻徐文学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难以被人理解或欣赏,暗含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东海儒林秀,落笔妙词赋”赞扬了徐文学作为东海儒林的杰出人物,文采斐然,才华出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蹭蹬江湖秋,低徊老韦布”描述了徐文学晚年的生活境遇,虽然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只能在江湖间漂泊,最终老于布衣,表达了对其命运不公的感叹。

“晚从使者举,奉檄喜而惧”写出了徐文学晚年受到朝廷的征召,既感到欣喜又充满忧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自身命运的复杂心情。

“白发照青衫,奄忽死中路”描绘了徐文学在前往朝廷的路上突然去世的情景,白发映衬着青衫,形象地表现了他生命的短暂与悲凉。

“功名安在哉,竟以儒冠误”表达了对徐文学未能实现功名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反思了儒家文化在个人命运中的影响。

“去就各有时,寿夭亦无据”指出人生的选择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强调了命运的无常。

“伫立倚江楼,注目烟村暮”以静默的姿态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寓意深远,余韵悠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徐文学一生的坎坷与无奈,以及对他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