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学泉上钓,言留竹下题
出处:《棠溪宴集赠使君》
明 · 严嵩
佳游历松郡,雅集过棠溪。
碧筱临池净,垂藤入径迷。
林香花代发,庭曙鸟先啼。
画省班赏接,沧洲影独栖。
行春人吏惬,听雨客怀悽。
野沃饶粳稻,时平撤鼓鼙。
文叨下客会,尊喜使君携。
稍学泉上钓,言留竹下题。
兴幽忘去棹,烟景在林西。
碧筱临池净,垂藤入径迷。
林香花代发,庭曙鸟先啼。
画省班赏接,沧洲影独栖。
行春人吏惬,听雨客怀悽。
野沃饶粳稻,时平撤鼓鼙。
文叨下客会,尊喜使君携。
稍学泉上钓,言留竹下题。
兴幽忘去棹,烟景在林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松郡棠溪的雅集盛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集的场景与氛围。首联“佳游历松郡,雅集过棠溪”点明了地点与活动性质,松郡之游,棠溪雅集,皆为高雅之乐事。接着,“碧筱临池净,垂藤入径迷”两句,通过“碧筱”、“净池”、“垂藤”、“迷径”,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幽静迷离的环境氛围。
“林香花代发,庭曙鸟先啼”描绘了清晨林间的景象,花香四溢,鸟鸣声起,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画省班赏接,沧洲影独栖”则将宴集的场景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画省中的赏玩与沧洲的独栖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宴集的欢愉,也暗示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行春人吏惬,听雨客怀悽”写出了春日行游的官员与远行的旅客的不同心境,一个喜悦,一个愁绪,对比鲜明,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野沃饶粳稻,时平撤鼓鼙”则转向对自然与社会的描写,田野丰饶,时局安定,鼓鼙之声不再,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文叨下客会,尊喜使君携”表达了对宴会中嘉宾的赞美,以及对主人使君的感激之情。“稍学泉上钓,言留竹下题”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兴幽忘去棹,烟景在林西”结尾处,诗人沉醉于幽静的自然美景之中,忘记了归途,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宴集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趣,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