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端严秉至公,黄门言论气如虹
出处:《别履祥兼柬曾主事刘给事三首》
明 · 黎贞
户部端严秉至公,黄门言论气如虹。
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
君行捧刺通名处,为报沧洲属老翁。
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
君行捧刺通名处,为报沧洲属老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户部官员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首句“户部端严秉至公”,赞扬了这位官员在户部任职时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展现了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接着,“黄门言论气如虹”一句,以“气如虹”来形容其言辞之雄辩有力,犹如彩虹般绚烂夺目,体现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影响力。
“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两句,通过对比早年的郡邑声望与后来的风云际会,表达了这位官员从地方到中央的晋升之路,以及他在不同职位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里的“风云步武同”形象地描绘了他与时代潮流并进,共同前进的情景。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则进一步赞美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与荣誉。环佩清班象征着他的高洁品性和清正官风;玉笋比喻其才华出众,如同美玉一般珍贵;箫韶大飨则暗示了他在重要仪式上的参与,彰显了其尊贵的地位;彤弓则是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象征,显示了他受到的极高荣誉。
最后,“君行捧刺通名处,为报沧洲属老翁”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即将前往的地方的敬意,并预祝他能够得到老一辈的尊重和认可。这里“沧洲”通常指隐居之地,暗示了他可能将离开繁忙的官场,回归宁静的生活,但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户部官员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德才兼备的推崇,以及对于忠诚、公正、勤勉等传统美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