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高君子节,长结岁寒盟
出处:《竹下四首》
明 · 薛瑄
夜雨朝来霁,閒从竹下行。
尚馀零露湿,倍有好风生。
凌乱阴还厚,飘萧韵自清。
独高君子节,长结岁寒盟。
尚馀零露湿,倍有好风生。
凌乱阴还厚,飘萧韵自清。
独高君子节,长结岁寒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漫步于竹林中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湿润环境中特有的生机与风韵。
首句“夜雨朝来霁”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降下的雨水在清晨散去,天空放晴。这为后面的场景铺垫了基础。接着,“闲从竹下行”,诗人悠闲地走在竹林间,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尚馀零露湿”描述了竹叶上残留的露水,轻轻沾湿了行人的衣裳,增添了画面的湿润感。“倍有好风生”则突出了清新的空气和微风拂面的舒适感受,使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宜人。
接下来的几句“凌乱阴还厚,飘萧韵自清”,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象。竹叶在微风中摇曳,虽看似凌乱,但其茂密的阴影依然浓厚,展现出竹林的生机勃勃。同时,竹叶的飘动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雅的韵律。
最后,“独高君子节,长结岁寒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尚品质的赞美。竹子在严冬时节依然挺拔不屈,象征着君子之德,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这种精神与诗人追求的品格相契合,形成了诗中的深层寓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