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辈凡眼窄,诧作举首看
出处:《觅德醇菊花》
宋 · 李石
春秋书不雨,十日九日乾。
向来陈菊根,半扫黄叶残。
施施苍松独,耿耿秋竹单。
仙官转物手,半亩不作难。
芟篱扶弱干,团翠蒙朱栏。
一株万宝钉,风露鸣珊珊。
儿辈凡眼窄,诧作举首看。
折君清霜枝,照我秋水寒。
年饥学辟谷,准拟充朝餐。
向来陈菊根,半扫黄叶残。
施施苍松独,耿耿秋竹单。
仙官转物手,半亩不作难。
芟篱扶弱干,团翠蒙朱栏。
一株万宝钉,风露鸣珊珊。
儿辈凡眼窄,诧作举首看。
折君清霜枝,照我秋水寒。
年饥学辟谷,准拟充朝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书:记录。雨:下雨。
乾:干燥。
陈菊:过去的菊花。
施施:孤独的样子。
耿耿:形容孤独或明亮。
仙官:神话中的官员。
转物:转换万物。
辟谷:道家修炼方法,不食五谷。
翻译
春天和秋天的记录中没有下雨,连续十天都是干旱。以往盛开的菊花只剩下根部,一半的黄叶已经凋零。
孤独的苍松在移动,秋竹也显得孤单。
神仙官员的手法巧妙,即使是半亩之地也能轻松处理。
修剪篱笆,扶持虚弱的枝干,绿色的叶子覆盖着红色的栏杆。
这株植物像万宝钉般珍贵,风吹露打,发出叮咚声。
孩子们眼光短浅,惊奇地抬头观看。
我折下你的清霜枝,让它照亮我寒冷的秋水。
因为年成不好,我学习不吃五谷,打算用它当作早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与个人情感的图景。开篇“春秋书不雨,十日九日乾”表达了长时间没有降雨,天气异常干旱的情景。“向来陈菊根,半扫黄叶残”则写出了作者对菊花的关注,它们虽然有些凋零,但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接下来的“施施苍松独,耿耿秋竹单”描绘了松树和竹子的孤傲与坚守,既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也暗含了作者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感共鸣。
“仙官转物手,半亩不作难”则是说即便是神明也无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即使只有半亩田地也不容易种植。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应之情。
“芟篱扶弱干,团翠蒙朱栏”写出了作者在秋天中细心呵护植物的情景,“一株万宝钉,风露鸣珊珊”则描绘了一种珍贵的花卉,即便是微小,也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儿辈凡眼窄,诧作举首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短视与偏见,他呼吁人们抬头观望,开阔视野。“折君清霜枝,照我秋水寒”则是作者在秋天的晨露中折取菊花,与清冷的秋水相映衬。
最后,“年饥学辟谷,准拟充朝餐”表达了诗人在困难和贫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学习,不忘初心,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个人理想的深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