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琚作报那能办,双井春风辍一斤
出处:《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瓣香急试博山火,两袖忽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几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办,双井春风辍一斤。
瓣香急试博山火,两袖忽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几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办,双井春风辍一斤。
注释
岭外:指偏远的地方。书来:来信。
故人:老朋友。
梅花:象征高洁。
炉熏:香炉散发的香气。
博山火:博山炉中的香火。
两袖:比喻人的举止或情感。
南海云:象征遥远的地方或美好的想象。
苒惹:轻柔地吸引。
须眉:泛指男子。
清入骨:清新直达内心深处。
萦盈:环绕,充满。
窗几:窗户和桌子。
文:图案或文字。
琼琚:美玉,比喻珍贵之物。
那能办:怎能办到,表示难以回报。
双井春风:双井茶,春天采摘的优质茶叶。
辍一斤:停止饮用一斤(茶)。
翻译
远方的朋友来信问候,梅花的香气却未寄来,只有炉熏代替。急忙点燃博山香炉,两袖间仿佛升起南国的云烟。
清新的香气触动着眉眼,萦绕在桌案上,如诗如画。
想用美玉般的琼琚回赠,但又能拿什么相报,只好停下品饮双井春茶一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茶叶作为媒介传递情感。这里的“梅花”象征着清高脱俗,也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瓣香急试博山火,两袖忽生南海云。”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品尝茶叶时的情景,通过对比手中的茶叶与远方的云气,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想象力。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几巧成文。”这里用形容词来描绘茶香的细腻和纯净,以及茶叶在窗前的影像,如同文字般优美。
“琼琚作报那能办,双井春风辍一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通过茶叶回赠的意愿。其中,“琼琚”指的是高级的玉器,用来比喻难以报答的情谊,而“双井春风辍一斤”则是用茶叶作为礼物的一种幽默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淡雅、清新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