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千金尽,淮阴一饭留
出处:《真定道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饮马浊漳流,茫茫去国愁。
沙阴迷雉堞,草色暗狼沟。
博浪千金尽,淮阴一饭留。
谁怜飘泊苦,忍死为神州。
沙阴迷雉堞,草色暗狼沟。
博浪千金尽,淮阴一饭留。
谁怜飘泊苦,忍死为神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真定道中(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真定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首句“饮马浊漳流,茫茫去国愁”,开篇即以“饮马浊漳流”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荒凉之中的情景,而“茫茫去国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忧伤之情,营造了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
接着,“沙阴迷雉堞,草色暗狼沟”两句,通过描绘沙地的阴暗与雉堞的模糊,以及草色的深暗与狼沟的险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博浪千金尽,淮阴一饭留”这两句引用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仰。博浪是战国时期的刺客,曾为报国仇而倾尽所有;淮阴则是汉初名将韩信,因一饭之恩而感恩图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也寄托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仍怀有报国之心的志向。
最后,“谁怜飘泊苦,忍死为神州”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个人飘泊的痛苦,却依然坚韧不拔、誓死捍卫祖国的决心。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英雄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