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出处:《感古十四首》
明 · 陈第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鼢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
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鼢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
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第的《感古十四首(其一)》,主要讲述了楚庄王出兵陈国,为讨伐叛贼而行动,其中提到了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诗中提到的"孔仪"可能是叛乱首领,"子蛮之妹"被形容为美艳且能迷惑人心,她的存在似乎导致了混乱。"巫臣"可能与这场战争有关,他偷逃到别国,最终引致勾吴介入,加剧了楚国的危机。楚昭王时期,国家遭受重大损失,"鼢冒若敖"可能指的是贵族因战乱而陷入困境。诗人感叹"祸水"般的女性影响力,指出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能颠覆局势,如同日月般明亮,揭示人心的黑暗面。最后,诗人以成汤为例,表达对远离声色、谨慎治国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寓言般地揭示了权力斗争与女性角色的微妙影响,以及对明智领导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