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十二挂城头,百尺飞甍暮霭收
出处:《暮登太白楼望岱宗题》
明 · 胡应麟
阑干十二挂城头,百尺飞甍暮霭收。
醉客千秋曾上坐,词人万里一登楼。
天门月并长庚出,日观云吞大海流。
屈指蟠桃归曼倩,骑鲸八极问离愁。
醉客千秋曾上坐,词人万里一登楼。
天门月并长庚出,日观云吞大海流。
屈指蟠桃归曼倩,骑鲸八极问离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太白楼,远眺泰山之景的情境。首句“阑干十二挂城头”,以十二栏杆悬挂于城墙之上,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引人入胜。接着,“百尺飞甍暮霭收”一句,描述了远处山峰在傍晚薄雾散去后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醉客千秋曾上坐,词人万里一登楼”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接下来,“天门月并长庚出,日观云吞大海流”描绘了月明星稀、长庚星闪耀的夜空与日出时云海翻腾、大海奔涌的壮丽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阔。
最后,“屈指蟠桃归曼倩,骑鲸八极问离愁”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自由的向往,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忧愁与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