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全文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出处:《癸酉元日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先师未曙礼簪裾,绕膝童蒙告有馀。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学者屈大均在癸酉年元日的创作情景。诗中展现了古代教育的场景,以及对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弘扬。

首句“先师未曙礼簪裾”,描绘了清晨时分,尚未破晓,先师已开始进行庄严的礼仪活动,穿戴整齐,体现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敬畏。接着,“绕膝童蒙告有馀”描述了围绕在先师膝下的孩童们,向他请教问题的情景,表现了古代教育中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求知的热情。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两句,提到了古代两位著名的学者——商鞅和伏羲。商鞅强调了《周易》的重要性,而伏羲则传授了《尚书》,这两部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引用这两位历史人物,强调了儒家经典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进一步描绘了春季里,学生们勤奋学习,吟诵经典的情景,预示着国家将有一代人才涌现,继承并发展最初的文明智慧。这里的“开元”可能指的是开创新的时代,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期待,认为它们将在未来的儒学界流传,并且相信自己的文采不会逊色于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是对后世影响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教育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个人才华以及对未来影响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