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
出处:《和斯立夜校试卷呈同舍十二韵》
宋 · 晁说之
校艺来从鲁,闻韶昔在齐。
幸容葭倚树,驩会食甘藜。
礼数延文士,雄豪动武奎。
严凝池上雪,灿烂谷中霓。
喜见双头锦,争求独角犀。
化金思点灶,画酒愿分篦。
气壮如观海,言危拟去梯。
且思竭马力,焉敢效牛蹊。
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
铅黄方晏集,风雨惜分携。
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
故乡吾自乐,归去逐群鸡。
幸容葭倚树,驩会食甘藜。
礼数延文士,雄豪动武奎。
严凝池上雪,灿烂谷中霓。
喜见双头锦,争求独角犀。
化金思点灶,画酒愿分篦。
气壮如观海,言危拟去梯。
且思竭马力,焉敢效牛蹊。
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
铅黄方晏集,风雨惜分携。
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
故乡吾自乐,归去逐群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鲁:鲁地。韶:古代的一种音乐。
葭:芦苇。
藜:一种野菜。
文士:文人。
武奎:武勇的人。
严凝:严肃凝重。
霓:彩虹。
双头锦:色彩鲜艳的双色锦衣。
独角犀:罕见的动物。
化金:用金装饰。
点灶:装饰炉灶。
气壮:豪情壮志。
梯:攀登。
竭马力:全力以赴。
牛蹊:牛走的小径。
萧统:南朝梁代的文学家。
刘郎:泛指有品味的人。
铅黄:天刚亮的颜色。
风雨:风雨交加。
愁城:忧愁的内心。
眉宇:眉头。
故乡:家乡。
逐群鸡:像鸡一样自由自在。
翻译
我曾在鲁地学习艺术,当年在齐国也曾听过韶乐。有幸与芦苇为伴,欢聚时享用粗茶藜实。
以礼节邀请文人墨客,豪杰们则展现武勇精神。
池塘上的雪严肃而凝重,山谷中的彩虹灿烂夺目。
欣喜见到双色锦衣,争相寻找罕见的独角犀。
心中渴望化金装饰炉灶,画酒图希望能分一杯。
豪情壮志如同观赏大海,言语犀利似要攀登高峰。
暂且全力以赴,怎敢效仿牛走小径。
萧统能辨香臭,刘郎擅长品评诗文。
聚会正值铅黄初晓,风雨中珍惜每一次携手。
永远驱散忧愁,不让眉头紧锁。
故乡的生活我自得其乐,回去后就加入鸡群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标题为《和斯立夜校试卷呈同舍十二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参与学术活动,如校阅试卷,与同窗共聚的欢乐场景。"校艺来从鲁,闻韶昔在齐",以孔子的典故,寓含对学问的敬仰和对过去的回忆。"幸容葭倚树,驩会食甘藜",描绘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大家围坐交谈,共享粗茶淡饭。
诗人强调了礼仪与才学的结合,"礼数延文士,雄豪动武奎",展现了对文人学者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严凝池上雪,灿烂谷中霓",运用比喻,形容试卷之美犹如雪景和彩虹,寓意其内容丰富而多彩。
"喜见双头锦,争求独角犀",形象地描述了对优秀试卷的赞赏和竞争。"化金思点灶,画酒愿分篦",表达了对知识能转化为财富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气壮如观海,言危拟去梯",表明诗人志向高远,言辞犀利。
最后,诗人表示要尽力学习,但不会盲目模仿他人,"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暗指要保持独立思考。"铅黄方晏集,风雨惜分携",表达了对夜晚聚会的珍惜,即使风雨交加也难舍友情。结尾处,诗人表达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未来乐观的态度,"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并期待回归田园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体现了诗人对学术的热情,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