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忽惊丹伏鼎,向阳还讶火生烟
出处:《戏题红叶》
明 · 薛瑄
自是霜根独占先,晚秋残绿变红鲜。
胭脂腻染婵娟女,金醴浓薰绰约仙。
入水忽惊丹伏鼎,向阳还讶火生烟。
秋光宛似春光好,摇荡相思九月前。
胭脂腻染婵娟女,金醴浓薰绰约仙。
入水忽惊丹伏鼎,向阳还讶火生烟。
秋光宛似春光好,摇荡相思九月前。
鉴赏
这首诗以“戏题红叶”为题,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诗中通过对红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情感表达。
首句“自是霜根独占先”,以霜根比喻红叶生长的独特环境,暗示其在严寒中依然绽放的坚韧生命力。接着,“晚秋残绿变红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红叶在晚秋时节从绿色变为鲜艳红色的变化过程,展现出自然界的色彩转换之美。
“胭脂腻染婵娟女,金醴浓薰绰约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红叶比作涂抹了胭脂的女子和被金酒浓香熏过的仙人,形象地表现了红叶的美丽与神秘,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文色彩。
“入水忽惊丹伏鼎,向阳还讶火生烟”则进一步描绘了红叶的动态美,无论是入水时的突然变化,还是向阳时仿佛火焰升腾的景象,都充满了生动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秋光宛似春光好,摇荡相思九月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红叶的喜爱之情,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情感共鸣。即使是在秋日,红叶也能让人感受到如同春天般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红叶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