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后当年驻翠华,词臣扈从争珥笔
出处:《游石淙》
清 · 吕谦恒
乱山硉矹疑无路,披尽蒙茸向烟雾。
涧水淙淙忽有声,崩崖石罅相回互。
其下深潭一千尺,俯视苍黑不敢立。
夜半常闻雷雨鸣,潜虬跋浪时出入。
激湍喷薄结轮风,虚洞盘回若履空。
灵怪应从天地辟,嵚崎不与斧凿同。
扪壁穿云叹奇绝,古碑剥落苔藓色。
妖后当年驻翠华,词臣扈从争珥笔。
嗟乎石淙多此名,箕山颍水空相惜。
十年真负海岳志,徙倚高天生远思。
归来月照松窗明,梦魂犹绕双峰翠。
涧水淙淙忽有声,崩崖石罅相回互。
其下深潭一千尺,俯视苍黑不敢立。
夜半常闻雷雨鸣,潜虬跋浪时出入。
激湍喷薄结轮风,虚洞盘回若履空。
灵怪应从天地辟,嵚崎不与斧凿同。
扪壁穿云叹奇绝,古碑剥落苔藓色。
妖后当年驻翠华,词臣扈从争珥笔。
嗟乎石淙多此名,箕山颍水空相惜。
十年真负海岳志,徙倚高天生远思。
归来月照松窗明,梦魂犹绕双峰翠。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吕谦恒的《游石淙》描绘了一幅险峻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乱山硉矹疑无路”以陡峭的山势开篇,暗示了探索的艰难。接着,“披尽蒙茸向烟雾”写出了山林的茂密和迷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涧水淙淙忽有声,崩崖石罅相回互”通过流水声和岩石缝隙的互动,展现了动态的自然景观。接下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深潭之深和雷雨的响动,以及潜藏的蛟龙出没,增添了奇幻色彩。
“激湍喷薄结轮风,虚洞盘回若履空”描绘了瀑布飞流和洞穴的奇特形状,如空中漫步般令人惊叹。诗人赞美石淙的自然奇观,认为其灵异之美源于天地开辟,非人力所能雕琢。
“扪壁穿云叹奇绝,古碑剥落苔藓色”则转向历史遗迹,感叹古人的踪迹已随岁月流逝,只有苔藓见证了往昔的繁华。诗人提到妖后驻足和词臣扈从的传说,增加了石淙的历史人文气息。
最后,诗人感慨未能充分领略石淙之美,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遗憾,并在月光下返回,梦中仍萦绕着那两座青翠的山峰。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传说巧妙融合,展现了石淙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