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
治邑还持麈尾柄,携家便汎木兰桡。
谢塘春昼偏多思,潘鬓秋风苦未凋。
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
去程千里随宾雁,宿馆三更听落潮。
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采芝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子山:诗人或作品的作者。玉条:比喻重要的职责或职务。
麈尾:古代官员的拂尘,象征权力。
木兰桡:木兰制成的船桨,代指舟船。
潘鬓:形容年老,潘岳以鬓发早衰著名。
酩酊:大醉的样子。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宾雁:大雁,常用来比喻旅人。
仙穴:传说中的隐居之处,可能暗指隐逸生活。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官职。
芝苗:灵芝草,象征隐逸与仙道。
翻译
子山的词赋在南朝时就已引起震动,如今他辅佐名臣执掌重要职责。治理地方时手持麈尾,家中搬迁则乘木兰舟出行。
谢塘的春天白日里思绪万千,潘岳般的年纪在秋风中头发仍未斑白。
在公田种植高粱以备畅饮,官舍中弹琴以求心灵自由。
长途旅程中跟随大雁行进,夜晚住宿静听潮汐声。
听说临安有隐秘的仙人洞穴,但不要因此放弃官职去采摘灵芝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亿所作,名为《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隐生活的愿望。
"子山词赋动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条。"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受到南朝文人的影响,而且他的作品得到了同僚之间的认可和赞赏。
"治邑还持麈尾柄,携家便汎木兰桡。" 这里的“治邑”指的是作者返回自己的治所,即官职所在的地方。“麈尾柄”是古代书写用的笔,而“木兰桡”则是一种精美的车轮,这两物象征着诗人希望能在文学和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
"谢塘春昼偏多思,潘鬓秋风苦未凊。"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诗人心中的思绪尤为浓厚;秋风中,他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消散的忧伤。
"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田野间种植谷物以备酒宴,同时在空闲时光中弹奏琴瑟,以此来辅助自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去程千里随宾雁,宿馆三更听落潮。" 这里的“宾雁”指的是远行的客人,而“宿馆三更听落潮”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夜晚听到海潮声响,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采芝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在听说临安有一处仙境后,他劝诫自己不要放过任何采集灵芝妙草的机会,以期获得长生不老的仙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对自然、家庭和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