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汉隐者,志不事王侯
出处:《过严陵台》
明 · 王钝
先生汉隐者,志不事王侯。
炎刘甫中兴,绝迹依巢由。
一竿钓烟雨,淡然披羊裘。
物色时见访,意尚山水留。
客星动薇垣,于焉近宸旒。
帝欲与共治,张目无所酬。
浩然拂袖归,笑抚桐江流。
吁微包荒量,苦节何能周。
高台倚云汉,无复纶与钩。
清风久不磨,汉德同悠悠。
我适过其下,写此舒离忧。
炎刘甫中兴,绝迹依巢由。
一竿钓烟雨,淡然披羊裘。
物色时见访,意尚山水留。
客星动薇垣,于焉近宸旒。
帝欲与共治,张目无所酬。
浩然拂袖归,笑抚桐江流。
吁微包荒量,苦节何能周。
高台倚云汉,无复纶与钩。
清风久不磨,汉德同悠悠。
我适过其下,写此舒离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代隐士的形象,他志向高远,不求仕途功名,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诗中提到这位隐士在烟雨中垂钓,身着羊裘,显示出他的生活简朴而超脱。他时常探访山水,似乎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理解。
接着,诗中描述了这位隐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某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他被卷入了朝廷的事务之中。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他选择了退隐,以示抗议或不满。他拂袖而去,回到了桐江边,以笑抚江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自由的追求。尽管他的行为可能不被世人理解,但他的精神却如同清风一般,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诗人自己也恰好经过严陵台,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怀念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汉代隐士的生活和命运转变,展现了对自由、自然和高尚道德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