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从归墟东,直向西海头
出处:《幽思六首 其五》
元 · 郝经
藏舟泰山巅,偶值怀襄流。
忽从归墟东,直向西海头。
洗日复濯月,光抱空中楼。
扶疏散青红,异气缠九州。
忽焉阁寒沙,伫立令人愁。
明朝早潮来,欲住不得留。
忽从归墟东,直向西海头。
洗日复濯月,光抱空中楼。
扶疏散青红,异气缠九州。
忽焉阁寒沙,伫立令人愁。
明朝早潮来,欲住不得留。
鉴赏
此诗《幽思六首(其五)》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句“藏舟泰山巅”,以“藏舟”隐喻内心的隐秘情感,将情感寄托于巍峨的泰山之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偶值怀襄流”,描述了偶然间遇到的水流,怀襄流可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或情感的波动,引出下文对时间与空间变化的思考。
“忽从归墟东,直向西海头”,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流穿越广阔时空的景象,仿佛是时间的穿梭者,从东方的归墟到西方的大海,展现了时间的无尽流动与空间的无限延伸。
“洗日复濯月,光抱空中楼”,进一步描绘了水流在日月交替中闪烁的光芒,如同怀抱在空中的楼阁,既具视觉美感,又蕴含哲理意味,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不息与宇宙的宏大。
“扶疏散青红,异气缠九州”,这里的“青红”可能象征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或自然界的不同元素,与“异气”相呼应,描绘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缠九州”则强调了这种多样性的广泛分布和深远影响。
“忽焉阁寒沙,伫立令人愁”,这一句转为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绘,寒沙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或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伫立其中的诗人感到忧愁,可能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或是对某种未知事物的忧虑。
最后,“明朝早潮来,欲住不得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无奈与感慨,明天的早潮即将来临,无论多么想停留,都无法改变自然的进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相对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空间、生命、变化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