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全文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唐 · 张子容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注释

土地:指地域、疆域。
穷:达到尽头,此处意为“至极”。
瓯越:古代南方部族名,位于今浙江南部及福建北部一带。
风光:自然景色,风景。
肇:开始,初始。
建寅:古代干支纪月法,指农历正月。
插桃:栽种桃花。
销:消除。
瘴疠:古代南方地区常见的热带传染病,常伴有湿热蒸郁之气。
移竹:移植竹子。
阶墀:台阶,特指宫殿或庙宇前的台阶。
半:一半,部分。
吴风俗:吴地(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的风俗习惯。
仍:仍旧,依然。
楚岁时:楚地(今湖北、湖南等地)的岁时节日习俗。
更逢:又遇到,恰巧碰见。
习凿齿: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此处代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言:言论,谈吐。
在汉川湄:如同生活在汉水之滨,形容其人言论风采高雅,犹如汉水边的隐逸高士。

翻译

地域至极处乃为古瓯越之地,此处的风光自建寅之月开始焕发生机。
栽种桃花以消除瘴气疫病,移植翠竹使之临近殿前台阶。
此地风俗一半沿袭吴地传统,岁时节庆仍保留着楚地遗风。
又恰逢遇见如习凿齿般的人物,其言论风采犹如汉水之滨的高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开篇“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活环境的满意。“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则显示出诗人在园林中的劳作与享受,桃花与竹子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们不仅美化了周围环境,也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接下来的“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一句,表明诗人对故乡文化和传统节气的眷恋。

最后,“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则可能是在提及与友人的偶遇和交流,通过对话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习凿齿”可能指某种特定的说话方式),强调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或者共同的话题,这里所说的“汉川湄”,即汉水之滨,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尊重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