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见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饮夜还家
出处:《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宋 · 梅尧臣
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
始见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饮夜还家。
刘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开天正黑。
风吹蜡烛烧未明,素丝作履惜不得。
始见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饮夜还家。
刘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开天正黑。
风吹蜡烛烧未明,素丝作履惜不得。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夜晚与友人原甫从江家步行回家的情景。首句“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以独特的视觉细节展现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井水倒入漆盘,山樱花花瓣半开,浸于其中,透出一丝春天的清新和冷寂。
“始见春色不奈喜”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景色的喜爱和惊喜之情,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消散,直到“黄昏招饮夜还家”,诗人邀请朋友共饮,直至深夜才踏上了归途。
接下来,“刘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开天正黑”描述了两人住所的相对位置以及夜幕降临后道路的状况,泥泞的道路和漆黑的天色增添了归程的艰辛和诗意。
最后两句“风吹蜡烛烧未明,素丝作履惜不得”则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写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蜡烛在风中摇曳,暗示夜深,而白丝制成的鞋子又让人惋惜其易损,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珍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归途的场景,情感丰富,既有对春色的欣赏,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诗的淡雅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