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出处:《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 其三》
宋 · 刘宰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注释
一来:到来。寒谷:寒冷的山谷。
转春风:带来春意。
喁喁:低声交谈。
此翁:这位老人。
坐见:亲眼看到。
西州:西部地区。
俗阜:风俗兴盛。
北客:北方旅客。
途穷:旅途困顿。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
遗策:遗漏的策略。
幕府:官署或指挥部。
上功:极高的功绩。
细书:文书。
催入觐:催促进京朝见。
早回生意:早有生机暗示。
一言中:一句话中透露。
翻译
从寒冷山谷迎来春意,无数人谈论着这位老人。亲眼目睹西州风俗兴盛,怎忍心让北方旅客还在旅途困顿。
听说他在边疆筹划无遗漏的策略,幕府传颂他的功绩已极高。
接到文书催促进京朝见,他的话语早暗示了生机勃勃的未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从结构上看,全诗分为四个层次,每两句构成一组,形成对仗。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这两句描绘出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寒谷"指的是严冬之际的山谷,而"转春风"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对仗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通过景物的变迁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与同情。"坐见"意味着目睹其景,而"西州成俗阜"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俗和积淀。"忍令北客尚途穷"则表现出诗人对远道而来的旅者仍然在艰难跋涉中的不忍之心。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的政治洞察力和历史责任感。"筹边"即是筹划边疆之事,而"无遗策"则表明诗人认为在处理边疆事务时已无更好的计谋可循。"幕府流传已上功"则指的是朝廷中已经有成效的政绩被广泛流传。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急切的心情和对友人的关心。"细书"即是详细的书信,而"催入觐"则意味着迫不及待地要呈送给上级或长官。"早回生意一言中"表达了希望朋友能理解其内心深处的期望和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实、政治策略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的关切。刘宰以其精湛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多维度的思想空间,让读者在欣赏之余,对诗中的意象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思考。